脚踝扭伤康复需注意休息制动、逐步进行康复锻炼、及时就医评估等方面,以促进恢复并避免二次损伤。具体注意事项需根据扭伤严重程度及恢复阶段进行调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避免患肢负重,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损伤后48小时内可采取冰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加压包扎时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
2、逐步进行康复锻炼
肿胀消退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后期可增加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平衡垫练习等,加强踝周肌肉力量。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
3、及时就医评估
若出现持续疼痛、无法负重、关节畸形等情况,需及时进行X线或MRI检查排除骨折、韧带撕裂。严重扭伤需手术修复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应考虑穿戴护踝等防护器具。
康复期间需避免过早恢复剧烈运动,日常行走时可使用弹性绷带提供支撑。建议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调整康复方案。若出现皮肤温度升高、异常红肿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