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清洁、药物治疗、洗牙、手术治疗以及营养补充等,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日常清洁
牙龈出血多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日常需采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避免用力横刷。餐后使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并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减少细菌滋生。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保持刷毛弹性。
2、药物治疗
牙龈炎引起的出血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等抗菌类漱口水,控制牙龈炎症。若伴有明显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合并感染时需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
3、洗牙
牙结石堆积导致的牙龈出血,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术去除龈上结石,配合龈下刮治清除牙周袋内菌斑。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可有效预防牙龈出血复发。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通常1周内自行缓解。
4、手术治疗
严重牙周病引起的出血,在基础治疗无效时需进行牙龈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牙周手术,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术后需严格口腔护理,避免咀嚼过硬食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营养补充
长期缺乏维生素C、K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日常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严重缺乏者需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K1片等制剂,但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避免自行盲目补充。
日常应注意减少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牙龈问题)。若出血持续超过2周,伴随牙齿松动、口臭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血常规等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