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作为常见的海鱼,通常具有补充营养、促进大脑发育、调节血脂、增强骨骼健康、改善贫血等功效和作用。其营养价值较高,适合大部分人群适量食用,但需注意对海鲜过敏者应谨慎选择。
1、补充营养
鲅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消化吸收率可达90%以上。每100克鲅鱼肉约含19克蛋白质,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对于术后恢复期、健身人群具有较好的营养支持作用。
2、促进大脑发育
鲅鱼中DHA含量较为突出,这种ω-3脂肪酸是神经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研究表明,每周摄入200克左右深海鱼类,可使婴幼儿神经发育评分提高15%。鲅鱼中含有的牛磺酸还能促进视网膜发育,适合孕妇及儿童适量食用。
3、调节血脂
每100克鲅鱼约含2.6克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能抑制血小板过度凝集,DHA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规律食用有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对高血脂人群具有辅助调理作用,但需注意烹饪时应避免油炸等高脂方式。
4、增强骨骼健康
鲅鱼中维生素D含量较为丰富,每100克可提供约8微克,相当于每日推荐摄入量的80%。这种脂溶性维生素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与牛奶等钙质食物搭配食用,可提升钙利用率30%以上,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5、改善贫血
鲅鱼富含维生素B12,每100克含量达10微克,是日需量的4倍。这种维生素参与红细胞生成,能改善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同时含有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植物性铁高3倍,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是较好的食补选择。
鲅鱼建议采用清蒸、煮汤等低温烹饪方式以保留营养,成人每周食用量控制在300-500克为宜。需注意其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避免食用。购买时选择眼球清澈、鱼鳃鲜红的新鲜个体,处理时需彻底清除内脏避免组胺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