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能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其功效主要包括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脂质代谢、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参与能量代谢以及抗氧化等机制。
1、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维生素B9(叶酸)、B6和B12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充足的摄入可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会损伤血管内皮,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2、改善脂质代谢
烟酸(维生素B3)能通过抑制脂肪分解调节血脂,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3、维持血管内皮功能
泛酸(维生素B5)参与辅酶A的合成,在胆固醇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微血管扩张,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稳定性。
4、参与能量代谢
核黄素(维生素B2)作为黄素酶的辅基,参与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β氧化过程,确保心肌细胞的能量供给。维生素B7(生物素)对脂肪酸合成也有调节作用。
5、抗氧化保护
部分B族维生素如核黄素和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维生素B6还能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日常可通过全谷物、瘦肉、豆类和绿叶蔬菜等食物获取B族维生素。对于存在代谢异常或吸收障碍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清检测后,遵医嘱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叶酸片等补充剂。需注意过量摄入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不宜自行大剂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