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鼻塞主要与病毒感染引发的鼻黏膜炎症反应、鼻腔分泌物增多以及鼻甲肿胀等因素有关。具体可分为以下三方面原因:
1、鼻黏膜炎症反应
感冒病毒侵入鼻腔后,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这些物质刺激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导致黏膜充血肿胀,使鼻腔通气空间缩小。患者常伴有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氯雷他定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药物缓解。
2、鼻腔分泌物增多
病毒感染会促使杯状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这些分泌物与脱落的细胞、病毒碎片混合形成鼻涕。当分泌物积聚在鼻腔或倒流至鼻咽部时,可能造成机械性阻塞。此时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或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帮助减少分泌物。
3、鼻甲肿胀
下鼻甲黏膜中的海绵状血管丛受炎症刺激后,会出现持续性充血肿胀。这种肿胀不仅直接缩小鼻腔通道,还会影响鼻窦引流,导致鼻塞伴随头痛。医生可能会开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局部用药缓解症状。
若鼻塞持续超过10天或伴随脓性分泌物、面部疼痛等症状,需警惕细菌性鼻窦炎可能。建议患者避免用力擤鼻,保持环境湿度50%-60%,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宜长期使用血管收缩类滴鼻剂以免引发药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