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炒枳壳对胃黏膜保护作用如何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炒枳壳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通常具有促进胃黏膜修复、抑制胃酸分泌、抗炎、增强胃黏膜屏障以及改善胃动力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特点使其在中医调理脾胃方面应用广泛。

1、促进胃黏膜修复

炒枳壳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加速受损组织的愈合。研究显示,其可能通过促进黏液分泌和局部血液循环,为黏膜修复提供营养支持,从而减少溃疡面形成。

2、抑制胃酸分泌

该药材含有调节胃酸生成的活性物质,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降低胃内酸度。这种作用有助于减轻胃酸对黏膜的侵蚀,缓解反酸、烧心等症状。

3、抗炎作用

炒枳壳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能减少胃黏膜充血水肿。通过阻断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可有效缓解胃炎引起的黏膜损伤。

4、增强胃黏膜屏障

其能增加胃黏膜表面碳酸氢盐分泌,强化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防御能力。这种物理屏障的增强可减少刺激性物质对胃壁的直接接触,降低黏膜受损风险。

5、改善胃动力

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分泌,炒枳壳可协调胃窦和幽门的收缩节律。这种促动力作用能加速胃排空,避免食物滞留导致的胃内压力升高,间接保护黏膜完整性。

使用炒枳壳需经中医师辨证后配伍应用,不可自行长期服用。胃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性胃痛或黑便应及时就医检查。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恢复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