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S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睡眠障碍,指的是在睡眠过程中因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而导致的呼吸暂停。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打鼾、白天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频繁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疾病。SAS的主要类型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方法包括减肥、改善睡眠姿势、使用呼吸机等。
- 喉炎
- 喉炎是一种喉部黏膜的病菌感染或用声不当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根据病变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缩性喉炎。 慢性单纯性喉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喉部干燥、说话费力等。慢性肥厚性喉炎则表现为喉部有异物感,咳不出也咽不下,喉咙分泌物增多,容易出现刺激性咳嗽。慢性萎缩性喉炎的症状表现为声音嘶哑,并且喉咙有发干、发紧、疼痛等症状。
- 呼吸性碱中毒
- 呼吸性碱中毒,也称为“过度通气综合征”,是患者缺氧或者呼吸系统受刺激引起呼吸过快、过深,使肺泡通气过度,二氧化碳大量排出体外,血液pH值上升,导致机体碱性中毒。患有呼吸性碱中毒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大汗,乃至全身抽搐的症状。
- 呼吸性酸中毒
- 呼吸性酸中毒是一种由于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法排出,从而引起血液中二氧化碳(PCO2)升高和pH值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常见原因包括全身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心搏骤停、气胸、急性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喉痉挛和呼吸机使用不当等,这些情况会影响呼吸,使通气不足,引起急性、暂时性的高碳酸血症。另一类原因是一些能引起PCO2持久性增高的疾病,如肺组织广泛纤维化、重度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这些疾病有换气功能障碍或肺泡通气-血流匹配失调,导致CO2在体内潴留,引发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等,如头痛、视野模糊、烦躁不安,甚至出现震颤、意识模糊、谵妄和昏迷。体检可发现视盘水肿、脑脊液压力增高和心律失常等。慢性呼酸的症状常为原发性疾病所掩盖。诊断依赖血气分析结果,PaCO2>45mmHg,可以诊断。
- 寒饮咳嗽
- 寒饮咳嗽是一种中医病症,主要是由于寒饮或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导致体内水积聚过多而引起的一种咳嗽。当寒气侵袭肺部,肺失宣降,气机阻滞,就会出现寒饮咳嗽的症状。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痰涎清稀、畏寒、四肢沉重、头晕气喘、心悸、小便不利以及四肢冰凉。在病情严重时,咳嗽会加重,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炎。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该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咳嗽、鼻塞、发热、呼吸困难及肺部哮鸣音为主要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5天,初期只会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而后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及三凹征等严重症状。
-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BILD)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认识。患者均为吸烟者或曾经吸烟者。最初认为它是在病理学方面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近似的一种疾病;但现在认为RBILD与DIP是吸烟对小气道和肺实质损伤不同严重度的表现,即同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结局;甚至主张用RBILD替代DIP。对此意见尚不一致。
- 花粉过敏性哮喘
- 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花粉诱发的过敏性疾病包括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和变应性哮喘。由花粉引起的包括变应性哮喘在内的一系列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主要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是变态反应学家研究较多且卓有成效的变态反应疾病。由于由花粉诱发的变应性哮喘已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因此近年来许多医生提出了花粉变应性哮喘这一诊断名称。
- 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为发生于近期或以往吸烟者的一种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可使培养细胞发生特征性融合细胞,是婴儿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少数可伴有皮疹。本病经飞沫呼吸道传染,具有传播广、感染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世界各国均有传播和流行,几乎每年或隔年出现一次较大流行,是婴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之一。
- 呼吸肌疲劳症
- 呼吸肌疲劳或呼吸肌功能障碍在慢性肺病和ICU住院患者中十分常见。长期以来,呼吸肌疲劳或衰竭问题没有受到重视。及时发现和治疗呼吸肌疲劳可纠正呼吸力学异常、减少呼吸功、改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因此,近年来对危重病患者呼吸肌功能的评价已成为重症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
-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又称肺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属躯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一类。主要是由于各种肺部疾病引起呼吸生理学、血液学和脑代谢等多方面的改变,产生呼吸功能不全导致脑缺氧而致精神障碍,其发生与血液酸碱度降低、高碳酸血症及缺氧有密切关系。 肺性脑病(pulmonary-encephalopathy)是指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引起肺功能不全,出现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又称呼吸性脑病。
- 滑石粉尘肺
- 滑石粉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滑石粉尘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性疾病。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发病急,病初有前驱症状如畏寒、发热、肌痛、头痛、乏力等症状,亦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热一般为38-40℃。以上症状持续短者12h,长者达数日,多数在2~3d后迅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窘迫,非心源性肺水肿。部分患者可有肾损害。前驱期、心肺期和恢复期。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科罗拉多、犹他和亚利桑那四个洲交界的四角地区于1993年5月暴发以急性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以来,目前美国30个州均有病例发现。除美国外美洲的加拿大、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德国、前南斯拉夫、瑞典、比利时等国均报告了发生HPS的病例。随着HPS病例的增加,各国对这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进行一些研究。发现1959年1例符合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经治疗而痊愈的患者1994年随访时检出抗SNV IgG抗体。Zaki等对1993年以前死于非心源性肺水肿的82例患者的尸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21例均存在汉坦病毒抗原证明是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最早1例是1978年发病,汉坦病毒抗原广泛沉着内皮细胞内与新近发生的HPS相同。鉴于本病除肺水肿外可以出现心力衰竭,所以北美等国又称本病为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antavirus cardiopulmonary syndrome,HCPS)。我国是汉坦病毒感染的高发区,是否存在此病值得警惕。现将近年来国外研究情况作一简述。
-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 目前,在国内对混合性慢性高原病定义基本得到了一致,它是既有低氧性红细胞增生过多,又有肺动脉高压引起的高原心脏病的表现。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多发生于久住高原的平原移居者及少数世居者,一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很少见。据报道,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世居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喜马拉雅山地区世居者,这可能是人体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居住时间要比安第斯高原长的多有关。
-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
-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necrotic sarcoid granulomatosis,NSG)是一种原发性肺肉芽肿性疾病,其病理组织学显示融合的结节病样或上皮样肉芽肿,伴血管炎和大片坏死。
- 黄杆菌肺炎
- 黄杆菌可引起肺炎,也可招致脑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是一个新认识的菌种。
- 化学液体吸入
- 临床上误吸的化学液体主要包括煤油、汽油、柴油、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家具擦光剂以及其他石油溶媒。误吸各种化学液体的临床特征根据其化学性质的稳定与否、吸入量和吸入频率以及是否同时吸入其他物质而表现不一。大多缺乏特异性治疗。
- 黄疸
-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 蛔虫病
-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门脉、肝脏、下腔静脉而达肺;在肺内脱皮后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虫。幼虫穿过微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上升至咽,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构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达小肠后发育为成虫。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内生存期约为1-2年。
- 会阴下降综合征
- 会阴下降综合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DPS)是一种盆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降程度超过正常范围,而临床上表现为出口性便秘或粪便失禁。常作为直肠内套叠、直肠脱垂的伴随病变出现,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的广泛应用,对会阴下降综合征的报道日益增多。
- 黄曲霉素中毒
-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 寒湿泄泻
- 寒湿泄泻中有湿邪的症状表现: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口腔粘腻,连泄泻的质地也要比风寒泄泻的粘腻不爽。因此对于寒湿泄泻一定要散寒与祛湿并重,以达到止泻的目的。
- 化脓性食管炎
- 化脓性食管炎(pyogenic esophagitis)是发生于食管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化脓性细菌侵入食管黏膜所导致的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食管异物或器械检查造成食管黏膜损伤的基础上。化脓性食管炎可以是局限性病变,多数形成一个或多个黏膜下脓肿,脓肿引流至食管腔后可自然痊愈。
- 黑色素斑-胃肠多...
-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 Syndrome)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位于19p染色体上的称之为STK11或叫LKB1的基因突变所致。其特征是在口唇及其周围,手指,脚趾腹侧发生黑色素斑,同时伴有消化道的多发性息肉的疾病。患者子女中一半可能得此病,男女均可发病,人群中发病率为1/16万-28万。同一家族患病者多,有家族史的达40%。
- 蛔虫性肠梗阻
- 蛔虫性肠梗阻是因蛔虫聚结成团引起肠管机械性的堵塞所致,在非肿瘤性堵塞性肠梗阻中占首位,多为单纯性、部分性肠梗阻。
- 后壁穿孔性溃疡
- 溃疡穿透是指溃疡深达浆膜层,因相邻组织的阻挡而在局部引起炎症和粘连,或溃疡穿入相邻组织形成包裹性孔。这多见于后壁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发生穿透者少见。其中半数以上穿透至胰腺,其次为胃肝韧带。十二指肠溃疡亦可穿入胆囊或胆总管;胃溃疡则可穿入横结肠。
- 回盲瓣综合征
- 回盲瓣综合征(ileocecal valve syndrome)又名回盲括约肌综合征。系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回盲瓣非特异性水肿而言。临床表现为反复腹泻、右下腹疼痛及体重减轻。青壮年男性及肥胖女性多见。如回盲瓣与突出的回肠粘膜一起脱入盲肠,可称回盲瓣脱垂综合征(ileocecal valve prolapse syndrome),又称回盲部脂肪过多症。
-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
-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ascaris-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病原因是由于蛔虫进入乏特壶腹或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而导致的一系列胰腺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类型常见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化脓性门静脉炎
- 化脓性门静脉炎系指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分支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常与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并存。门静脉分支所供给的供器如有化脓性病灶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病变范围可涉及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或整个肝内门静脉属支。
- 胡桃夹食管
- 胡桃夹食管(nutcracker esophagus,NE)是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中最常见的食管压力异常性疾患,中心位于食管下段的食管剧烈蠕动性收缩和(或)收缩时间延长,引起心绞痛样胸痛发作为特点。也称高压性食管蠕动(hypertensive peristalsis of esophagus)、超挤压(supersqueezer)食管及高振幅蠕动食管(high amplitude peristaltic esophagus)等。1977年Brand等首先报道了在非心源性胸痛病人中,41%有高振幅食管蠕动收缩。1979年Benjami等首次使用“胡桃夹食管”一词来描述食管收缩压超过400mmHg的非心源性胸痛病人。
- 哕
- 哕是指呃逆之古称。《灵枢·杂病》:“哕,以草刺鼻,嚏而已。”《证治准绳·杂病》:“呃逆,即《内经》所谓哕也。”干呕。《此事难知》:“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医林绳墨》卷四:“盖哕者,有声无物之谓,乃干呕也。”《医经溯洄集》以哕为干呕之剧者
- 惠普尔病
- 肠性脂质营养不良又称惠普尔病,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小肠吸收不良、发热、皮肤色素沉着、贫血、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胸膜炎、瓣膜性心内膜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指数量在百个左右的非产芽胞的正常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共生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血液供应差或组织坏死),其中的某些菌种可引起伴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感染,经这些途径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流扩散至远处。因为需氧和厌氧菌常可发现于同一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可能是混合性的,除非用适当的办法进行分离和培养,厌氧菌可能被忽视。然而厌氧菌可能是胸膜腔和肺、腹腔内、妇科、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及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性感染率高达82%
- 活动盲肠综合征
- 在生理情况下,盲肠各面均有腹膜覆盖,但有5%的人盲肠上段后面可无腹膜覆盖,且具有不发达的系膜,故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性,但其活动范围不应超过6cm,然而,如果在胚胎时期右侧结肠系膜与侧面腹膜未能融合,则可导致盲肠和升结肠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即使仍然处于正常的右下解剖位置,却可因异常性活动而发生扭转、移位,有时甚至超过中线至左侧,导致部分性肠梗阻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活动盲肠综合征(hyperkinetic cecum syndrome)。
- 横膈下结肠嵌入综...
- 横膈下结肠嵌入综合征(Chilaiditi)系指结肠嵌入肝与横膈之间,而出现腹痛、腹胀及呕吐等一组症候群。
- 昏厥
- 晕厥(syncop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昏厥。本症系因短暂的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一时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以致网状结构功能受抑制而引起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不能保持姿势张力,故不能站立而晕倒,但恢复较快。造成脑血流量突然减少的原因有:血压急剧下降;心排出量骤然减少;脑动脉急性而广泛的供血不足。上述3种异常又各由多种不同因素所引发,各种因素又可相互联系,部分病人的晕厥为多因素性。
- 化脓性脑膜炎
-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的来源可因心、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波及到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或由颅骨、椎骨或脑实质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是全世界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一。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
- 喉返神经损伤
- 喉返神经损伤(injury of recurrent nerve)均有声带不同位置的瘫痪。多由于颈部外伤及手术误伤所致,如甲状腺手术,特别是再次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者较为多见。其他如颈部外伤、枪弹伤、穿入伤、刀割伤等均可使该神经受伤。
- 红斑性肢痛症
-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末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肢端皮肤红、肿、痛、热,多发生于双足。1878年Mitchell首先报道以指端皮肤红、肿、热、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并命名为红斑性肢痛症。1964年Babb等将此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995年王嘉桔教授将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一类具有流行性特点的红斑性肢痛症定义为特发性红斑肢痛症。
- 喉上神经损伤
- 由于解剖关系,颈部神经损伤常和血管伤同时发生。损伤位置愈高,多个神经损伤亦愈多;颈中、下段损伤,以单一神经损伤较多。在面颈部合并伤中,神经损伤占10%~15%。而其中又以臂丛、脊髓、喉返神经及迷走神经等损伤较常见。喉上神经来自迷走神经的结状神经节,其位置靠近颈静脉孔,在舌骨平面上分为内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与甲状腺上动脉紧密伴行,一般位于甲状腺上动脉的前面。根据Moosman 200例的尸体解剖,外支有21%行走方向不定,15%位于甲状腺鞘内,6%位于甲状腺上动脉分支之间。据孟昭辉等(1976)对喉神经解剖的观察,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均紧密伴行,其中神经行走在甲状腺上动脉之后内者占89.3%,在动脉之前者占6.7%,在动脉分支之间者占4%。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独特的免疫缺损性疾病。HIV是嗜神经病毒,可高度选择性地侵袭并定位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常使AIDS病情恶化,加速其死亡。
- 亨廷顿病性痴呆
- 亨廷顿病性痴呆由Huntington于1872年首先报道,故而得名。属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脑变性部位广泛,尤以尾状核的萎缩明显,系一种罕见的特发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痴呆和舞蹈样动作。
- 忽略症
- 对自身躯体或视野内物体的明显的“不注意”或感知反应发生障碍,称之为忽略症。有些学者认为忽略现象也可以归类于认知障碍中的失认症。这里单独加以叙述。忽略现象可表现在运动、躯体感觉、视觉及听觉等几方面,往往呈现多样性,即患者同时有感官、体象、空间以及运动性忽略现象,也有患者可以只有一个方面的忽略。
-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
-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大多数来自直接 感染,如开放性颅骨骨折、开颅或颅骨钻孔术、颅骨牵引术后感染等,以及放射性治疗、皮肤移植失败等使颅骨裸露而遭受感染。颅骨骨髓炎可发生于颅骨的任何部位,但以颅盖的额、顶骨最为多见。
- 褐黄病
- 褐黄病(ochronosis)是由于机体缺乏尿黑酸氧化酶(homogentisate oxidase),使苯丙氨酸、酪氨酸中间代谢产物(尿黑酸)不能进一步氧化分解,聚积于体内。使皮肤、巩膜、软骨颜色变暗,同时尿黑酸引起软骨和其他结缔组织色素沉着,出现脊柱和外周大关节的退行性关节炎。另一方面尿黑酸随尿液排出,在尿液中经碱化、氧化,使尿色变黑,所以又称黑酸尿(Alkaptonuria)症。本病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少见。国外报道其患病率为每百万人口中有3~5例。由于尿黑酸容易沉积于软骨,使关节变性。而在临床上常出现关节病,故称为褐黄病性关节病。
- 荷尔蒙失调症
- 荷尔蒙失调症表现为血管痉挛性头痛、忧郁不安、心悸失眠、易惊醒、表情淡漠,易疲劳、记忆力衰退、阵发性潮热、精神过敏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表现为心慌气急,易激动、紧张、多疑、甚至狂躁,可因一件小事与同事或家人争吵得脸红脖子粗,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夜间睡眠时易胸闷憋醒,严重者出现一次性血压升高。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N)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慢性肾脏炎症,可产生弥漫性肾实质破坏。
- 海洛因肾脏病
- 许多滥用的成瘾药物中最常用的是二醋吗啡。静脉内滥用成瘾药物的并发症很多,其中肾脏并发症相对最常见。滥用二醋吗啡相关的肾损害,是指由滥用二醋吗啡直接和(或)间接导致的肾脏病变,包括由二醋吗啡直接作用引起的二醋吗啡相关肾病(HAN)、由于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由于慢性化脓性皮肤感染引起的肾脏淀粉样变性、由于败血症引起的急性感染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和(或)由抗生素引起的急性药物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膜性肾小球肾炎等。
-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
- 混合型RTA,是兼上述两型Ⅰ、Ⅱ型RTA的临床特征并存。有人将本型分为混合型和Ⅲ型RTA两种。认为混合型兼有Ⅰ、Ⅱ型RTA两者之临床特征,被称为Ⅱ型RTA的亚型。
- 红斑狼疮
-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红斑狼疮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红斑狼疮的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混合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是一种同时或不同时具有红斑狼疮、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混合表现,而不能确定其为哪一种病。血中有高效价的斑点型荧光抗核抗体和抗核糖核蛋白(n-RNP)抗体的结缔组织病,肾脏累及少,对皮质类固醇效果好,预后亦佳。本病由Sharp等于1972年首先报导。关于MCTD是否系一独立疾病尚存在不同见解。有人认为系SLE的一种亚型,或提出是 PSS的一种亚型,但亦有较多病例,经多年观察,症状不变,认作为一独立疾病。
- 红蝴蝶疮
- 红蝴蝶疮是一种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红斑狼疮。 临床常见类型为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其特点是:盘状红蝴蝶疮好发于面颊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多为慢性局限性;系统性红蝴蝶疮除有皮肤损害外,常同时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病变呈进行性经过,预后较差。多见于15~40岁女性。
- 寒冷性脂膜炎
- 寒冷性脂膜炎(cold panniculitis)由于寒冷、血运不良直接作用致脂肪组织损伤,引起皮下脂膜炎,表现为皮下结节或斑块。1941年Haxthausen描述其发生特点。
- 回归热型结节性非...
- 本病也称Weber-Christian综合征,呈一种特发性的主要累及躯干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或为片状斑块,同时伴有发热,部分病例可累及内脏。具有多系统损害的回归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称为系统型脂膜炎;仅有皮损而无内脏损害者,称普通型脂膜炎。
- 霍奇金淋巴瘤
-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曾被称为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它是源于淋巴细胞的一种癌变。“霍奇金”的命名是源于Thomas Hodgkin在1832年第一个描述了这种淋巴系统独特的恶性疾病。它常开始发生于一组淋巴结,然后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或结外器官、组织。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恶性Reed-Sternberg(里-斯)细胞的出现。目前,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在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上的应用,使它已经成为可以治愈的肿瘤。
- 坏死性淋巴结炎
- 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c lymphadenitis)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
- 红细胞增多症
-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 水平为特点。儿童时期血红蛋白超过180g/L(16g/dl),红细胞压积大于55%和每公斤体重红细胞容量绝对值超过35ml,排除因急性脱水或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而发生的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即可诊断。本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的主要是由组织缺氧所引起的。
- 获得性维生素K依...
-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维生素K(V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调节蛋白,包括凝血酶原,因子Ⅶ、因子Ⅸ和因子Ⅹ、蛋白C(PC)和蛋白S(PS)。
- 获得性血友病
- 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指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病。
- 海绵状血管瘤血小...
- 海绵状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毛细血管瘤综合征,或巨型血管瘤病,是先天性疾病。患者有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血小板减少及紫癜等特点,多见于新生儿期。
-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
-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是由于亚铁螯合酶活性低下,原卟啉原IV水平升高而引起的,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大多儿童起病,夏重冬轻,表现为日晒后曝光部位的疼痛、烧灼感,出现红斑、水肿、风团,严重者可出现水疱、血疱、糜烂、结痂。
- 红细胞增多症视网...
-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是血液内红细胞增多和血红蛋白增多,以及血容量增加的血液病,当红细胞数超过600万~630万/mm3以上,血红蛋白超过110g/L以上即可出现眼底症状。
-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
-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又称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
-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亦称红细胞生成性尿卟啉病、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先天性光敏感性卟啉病,因在1911年由Gunther首先描述,又称Gunther病。
- 混合型卟啉病
- 混合性卟啉病(variegated porphyria),又称杂色卟啉病,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既有腹部和神经系统症状,又有慢性光敏皮肤症状。
-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
-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症是一种获得性的凝血因子抑制物,可直接作用于一种特异性凝血因子而影响。血液的凝固性,引起出血倾向。
- 获得性循坏抗凝物...
- 获得性循坏抗凝物质增多综合征是指血液中循坏抗凝物质增多(包括肝素样抗凝物质过多、抗凝药物过量、狼疮抗凝物质等)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
- 后天性三尖瓣关闭...
- 三尖瓣关闭不全可有相对性和器质性两种。相对性者,瓣膜本身并无病变,而系右心室肥大,房室环相应扩张,引起三尖瓣瓣叶对合不良,造成关闭不全。重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病人常伴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是风湿热的后遗症,临床上不多见,大都同时伴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病理变化为瓣膜纤维增厚,卷缩,腱索缩短,瓣环扩大,心脏收缩时瓣膜不能完全对合。往往合并瓣膜交界的融合,因而兼有狭窄。
- 获得性高脂蛋白血...
- 继发性或获得性高脂蛋白血症(secondary or acquiredhyperlipoproteinemias)是因脏器疾病或药物反应所致的脂代谢变化。它们的数量比原发性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多得多,其中大多数不引起皮损。只有临床表现与高脂血症Ⅱb或Ⅳ型相似的形式可能迅速出现发疹性黄瘤,详细询问病史以便排除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 化脓性肉芽肿
- 生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又称毛细血管增生性肉芽肿(granuloma telangiectaticum),系皮肤受损伤后化脓菌侵入皮肤伤口,引起炎性肉芽肿反应,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形成血管瘤样或乳头样损害,也有资料认为本病与感染无关。
- 会阴疝
- 腹腔内脏器经盆腔底部的肌肉与筋膜间隙由会阴部脱出,称会阴疝(perineal hemia)。会阴是盆膈以下封闭骨盆出口的全部软组织结构。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将会阴分为2个三角:前方称尿生殖三角,为尿生殖膈所封闭,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方称肛门三角,为盆膈所封闭,有直肠通过。在盆底髂尾肌与耻骨尾肌之间有一薄弱点,大多数疝从这一间隙通过。
- 坏死性筋膜炎
-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 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之为“急性感染性坏疽”;以后Mccafferty等称本病为“化脓性筋膜炎”;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1952年Wilson建议将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统称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与链球菌坏死不同,本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本病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其重要特征。
- 环咽肌失弛缓症
- 环咽部是由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muscle,UESM)、环咽肌、甲咽肌、食管上端环形肌以及软骨质的下咽部和环状软骨组成。UESM和环咽肌的感觉与运动由舌咽神经的感觉纤维和迷走神经的随意运动纤维所支配。所以吞咽可以随意愿开始,也可以反射性地由于口咽刺激而引起。静息状态下,UESM处于紧张状态。吞咽时,食物经口腔、舌肌、咽肌等强力收缩,将食团推至咽部,UESM松弛,食团进入食管后随即收缩,此过程约0.3s(0.13~0.63s)。食管体部在吞咽运动后,产生一个蠕动收缩,并于0.5~1s之后将之推进到胃内,随后关闭。因此,吞咽运动是下咽部、UESM、食管体部和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muscle,LESM)松弛和收缩协同动作的结果。如果在吞咽过程中出现吞咽与其松弛不协调时,食团就难以从咽部进入食管,造成吞咽困难,即环咽肌失弛缓症,又称食管口痉挛。
- 喉部钝挫伤
- 喉部钝挫伤(contusion of larynx)又名喉部闭合性损伤,是喉外伤的一种类型。当合并有多发性创伤时,如头部、胸部、腹部及四肢损伤,由于病情严重,喉部挫伤易被忽视。有时只做一气管切开术,解除了喉阻塞,而未及时处理喉部损伤,形成创伤性喉狭窄,后果严重。
- 横结肠扭转
- 横结肠扭转是指横结肠襻的扭转,临床少见。常合并于其他先天性畸形。
- 滑脱性肋骨综合征
- 1992年首先由Danse-colley所描述,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易被忽略。也有命名为滑脱性肋骨,卡搭响肋、肋间综合征、创伤性肋间神经炎等。文献上曾报道不少因误诊为内脏疾病而进行了不必要的剖腹手术的病例。
- 喉气管食管裂
- 喉气管食管裂(laryngo tracheo-esophageal cleft,LTEC)系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由于杓状软骨的两侧原基未能融合及食管气管隔未能向尾端生长而造成。常并发其他畸形的发生率在50%左右,最常见的是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
- 壶腹周围癌
- 壶腹周围癌(vater ampulla carcinoma,VPC)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粘膜等处的癌肿。这些来源不同的肿瘤,由于其所在的特殊解剖部位,有着相同的临床表现,手术时也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故常作为一个类型,统称为壶腹周围癌。
- 环状胰腺
- 胚胎期两个胰芽(胰与副胰)的愈合位置不正常,当十二指肠旋转时,腹侧胰芽固定不动并延长,以后与背侧胰芽联合时将十二指肠降部环绕,压迫十二指肠引起高位肠梗阻,称为环状胰腺(annular pancreas)。环状胰腺的胰头仍位于十二指肠弧内。环状部分的组织含有与正常胰腺相同的胰岛和腺泡组织。
- 火器性颅脑损伤
- 因火药、炸药等发射或爆炸产生的投射物,如枪弹弹丸、各种破片等所致的颅脑损伤称为火器性颅脑损伤。平时尚可见到猎枪、鸟枪发射的霰弹伤,气枪伤严格讲不属于火器伤,但因其射出的铅弹,进入颅内也可造成伤道,故也放在火器伤内。火器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发生率与病死率都较高。
- 后尿道瓣膜
- 后尿道瓣膜,在婴儿和新生儿是最常见的尿道梗阻疾病。此病仅发生于男性患儿,瓣膜通常位于前列腺尿道的远端,瓣膜为粘膜皱摺形成,外形像一层很薄的膜。排尿时,瓣膜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梗阻。后尿道瓣膜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 合并马蹄肾的腹主...
- 马蹄肾是肾脏先天性畸形融合肾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400~1∶1000,男女之比为2∶1。两肾通常在主动脉前部中线第四腰椎高度融合在一起,集合系统和输尿管向前内侧移位,输尿管从融合的峡部前方通过,此外,常有非典型肾动脉供血。
- 滑囊炎
- 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内壁为滑膜,有少许滑液。少数与关节相通,位于关节附近的骨突与肌腱或肌肉、皮肤之间。凡摩擦力或压力较大的地方,都可有滑囊存在,其作用主要是有利于滑动,从而减轻或避免关节附近的骨隆突和软组织间的摩擦和压迫。许多关节的病变都可以引起本病。
- 滑膜肉瘤
- 滑膜肉瘤(synoviosarcoma)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软组织肉瘤,起源于具有滑膜分化的间叶细胞,但罕见于关节内。滑膜肉瘤是第四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15~40岁,它很少从关节滑膜发生,而是从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内发生,有时甚至远离关节。好发于四肢,约70%发生于下肢,特别在膝关节附近,其次为足及踝部,上肢以肘部为多。另外与关节无关的部位如头颈部、腹壁、后腹膜也可发生。
- 踝关节扭伤
-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其中以踝关节最多,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 踝扭伤
- 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 踝关节骨折
-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有人统计,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再者此类损伤,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对骨折和韧带损伤同样重视和处理。
- 踝部骨折
- 踝关节和足部的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膝关节的关节面小,担负但的重量与活动却很大,故易发生损伤。占全身骨折的3.83%。多见于青少年。
- 滑膜炎、痤疮、脓...
- 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omyelitis syndrome),简称SAPHO综合征。SAPHO为下列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髓炎(osteomyelitis)。SAPHO综合征是主要累及皮肤、骨和关节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主要包括骨病变和掌跖脓疱病。Sasaki于1967年首先描述了一例有掌跖脓疱病的锁骨无菌性肥厚性骨炎,此后相继报道了250多例。1987年Charnot等经过归纳,取每一病变的首字母,提出SAPHO综合征的命名,并把本综合征的骨关节病变分为与痤疮有联系的风湿性表现(团块、暴发的、汗腺炎、化脓的),掌、跖脓疱病,胸锁骨肥厚和慢性复发性骨髓炎四组。所有病人均累及胸骨关节,并引起无菌性骨肥厚性骨炎。1987年法国医师Charmot等提议将掌跖脓疱病、化脓性汗腺炎或重症痤疮伴发胸肋锁骨肥厚、慢性复发性多灶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等损害统称为SAPHO综合征。其共同特点是皮肤损害在某一时期均有无菌性脓疱,骨损害包括无菌性骨炎、无菌性骨髓炎和关节炎。Kawdi等注意到皮肤、骨和滑膜的组织中均有相似的炎症细胞浸润,认为这三处损害有其共同的病因。近十几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但有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相关报道几乎空白。目前全球报道的病例数不足300例,80%以上的病例集中在欧洲,其余的在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尚无正式报道。
- 横纹肌肉瘤
-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发生自胚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脂肪肉瘤,居软组织肉瘤的第三位。横纹肌肉瘤占儿童实体肿瘤的15%,软组织肉瘤的50%。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病理改变的多重性以及发病部位的不同,使横纹肌肉瘤成为小儿肿瘤中最复杂的一种。儿童、青年多见胚胎型、腺泡型。中年以上多见多形细胞型。男多于女。头颈部及四肢多见,泌尿生殖器也常见。
- 化脓性关节炎
- 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内感染,称为化脓性关节炎(suppurative arthritis),儿童较多见,常为败血症的并发症,也可因手术感染、关节外伤性感染、关节火器伤等所致。关节内注射类固醇等药物,无菌要求不严易发生感染。最常受累的部位为膝、髋关节,其次为肘、肩和踝关节。
- 踝关节软骨损伤
- 踝关节软骨损伤最多见于足球运动员,据报道发病率可高达80%,故亦称足球踝,在体操、滑雪等运动中亦可发生。由于后期距骨常出现骨赘,故本病曾被称为踝关节撞击性骨疣。
- 颌骨骨折
- 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根据致伤原因,又可分为火器性损伤和非火器性损伤两大类。
- 颌骨骨髓炎
- 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几种。临床上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多见。
- 寰枢关节脱位
- 寰椎骨折脱位是较常见的一种上颈椎损伤,约占上颈椎损伤的50%,临床上见到的寰椎骨折脱位,神经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当场死亡,有的伴有不同程度脊髓高位损伤,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四肢瘫或不全瘫和呼吸功能障碍,常需立即辅助呼吸;有的仅为枕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神经症状轻微。恰恰是这类患者临床上最常见并有潜在危险,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用相应治疗。
- 后十字韧带损伤
- 后十字韧带损伤(injury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f knee)为强大暴力所致,后交叉韧带损伤在所有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占3%~20%。其中,30%是单独损伤,70%是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因为在膝关节韧带结构中,PCL最为强大。生物力学实验证明,PCL对抗外力的强度相当于ACL的两倍,它是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的主要稳定结构,相当于膝关节旋转活动轴。因此,PCL损伤后不仅造成关节直向不稳,还可以导致膝关节旋转不稳。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功能丧失程度,从几乎不影响生活方式到日常活动严重受限均可发生。后交叉韧带损伤可以导致膝关节次要稳定因素的进一步松弛,造成局部疼痛、肿胀和不稳定。已证实在内侧和髌股关节间隔中,这种损伤的结果是退行性骨性关节炎。临床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
- 踝关节脱位
- 踝关节是人体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的内外踝和距骨组成,距骨由胫骨的内踝、后踝和腓骨的外踝所组成的踝穴所包绕,由韧带牢固地固定在踝穴内。因距骨体处于踝穴中,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包绕,牢固稳定。当踝关节遭受强力损伤时,常常合并踝关节的骨折脱位,而单纯踝关节脱位也极为罕见,多合并有骨折。而以脱位为主,合并有较轻微骨折的踝部损伤,简称为踝关节脱位。踝关节脱位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踒、扭而致伤。常见由高处跌下,足部内侧或外侧着地,或行走不平道路,或平地滑跌,使足旋转,内翻或外翻过度,往往形成脱位,且常合并骨折。按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外脱位,内脱位,前脱位,后脱位。一般内侧脱位较多见,其次是外侧脱位和开放性脱位,后脱位少见,前脱位则极少见。
-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
- 骨巨细胞瘤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和较小的梭形或圆形的间质细胞组成,巨细胞很大,含核较多,有时可从几十到百余个,梭形或圆形间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排列是确定巨细胞性质的主要依据,一般将此瘤分为三级,一级属于良性,二级属于潜在恶性,三级属于恶性。肉眼观巨细胞瘤为易出血的肉芽组织,无包膜,由于易出血和坏死。因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使肿瘤呈红棕色或绿色,血肿纤维化则使肿瘤呈灰白色,瘤组织坏死,可使肿瘤呈黄色或形成假囊肿,囊内可能含有胶状或棕色液体,在肿瘤进展过程中,骨破坏和再生交替反复,于是皮质骨向外扩张变薄,最后为肿瘤所穿破。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 关节扭伤较之关节脱位更为多见,踝关节尤其是如此。但踝关节韧带的一般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实际发病数倍于来就诊的患者。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
问子宫纵隔是什么病
答子宫纵膈是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指的是子宫腔内存在一个纵向的隔膜,将子宫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这种隔膜由肌肉和纤维组织构成,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子宫纵膈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规律、痛经、不孕、流产或早产等问题。在一些情况下,子宫纵膈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当它影响到生育能力或导致其他并发症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或宫腔镜检查来确定。
2804
-
问瑞舒伐他汀钙片的作用和禁忌
答瑞舒伐他汀钙片是一种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它通过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酶,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生成,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此外,瑞舒伐他汀还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瑞舒伐他汀钙片并不适合所有人。此外,患者在使用期间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可能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在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前,应咨询医生,以确保药物适合个人健康状况。
2722
-
问橄榄油作用
答橄榄油的作用主要有延缓衰老、促进代谢、缓解便秘、预防骨质疏松等。它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促进骨骼生长。此外,橄榄油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并可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血压。
2256
-
问阿司匹林有什么副作用
答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以及胃肠道出血、黑便等。还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反应,表现为阿司匹林哮喘,以及罕见肝、肾功能损害,低血糖,特别严重的皮肤病变等。小剂量可能引起和加重痛风。儿童或老年人服用可能出现眩晕和耳鸣。其中,最重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尤其是胃肠道疾病者需谨慎使用。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469
-
问消心痛的功效与作用
答消心痛一般指硝酸异山梨酯片,其功效与作用包括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调节心率、降低血压以及缓解心绞痛。它能舒张全身小动脉、静脉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此外,它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改善缺血区血流供应。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确保安全有效。
1913
-
问高血压能彻底根治吗
答高血压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好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