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 字母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的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发热等。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休息、多喝水、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缓解症状的药物。预防感冒的方法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源等。
冠状病毒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喉咙疼痛、呼吸急促等。冠状病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类型可以引起严重的症状,如SARS和COVID-19等。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是一种中医病证,主要是由于肝火过于旺盛,向上侵犯肺部,导致肺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咳嗽、头晕、急躁易怒、口苦、面红等,并且可能会并发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
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弓形体病为全身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弓形体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有一定病死率及致先天性缺陷率。弓形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弓形体的人和动物,特别是家畜如猫和猪等。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先天性传染(孕妇感染弓形体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使胎儿感染)和后天获得性传染(以胃肠道经饮食(生或未熟的肉、乳、蛋等)、水源污染和密切接触动物(猫、猪、犬、兔等)为主)。
过度通气综合征
过度通气综合征,又称过度通气综合症、过度换气综合症,是一种呼吸中枢调节异常的疾病,由于过度通气超过生理代谢所需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但几乎所有症状都可以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来解释。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作通常与情绪有关,如愤怒、焦虑、恐慌、紧张等,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我国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并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处理。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是高原地区特发病。以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为其特点,如能及时诊断与治疗,完全能够治愈。
肝性胸腔积液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注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本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 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过敏性支气管真菌病中最常见和最具特征性的一种疾病,1952年在英国首先报道。其致病曲霉以烟曲霉最常见,赫曲霉、稻曲霉(A.oryzae)、土曲霉偶可见到。
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又称变应性咳嗽(atopic cough,AC),过敏性咳嗽是一种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8周的慢性干咳,其患者具有明确的特应性因素,临床特征是:超过两个月的无原因的慢性咳嗽,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痰;在吸入烟雾或油漆、敌敌畏等化学气味可加重,因咳嗽只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对同一患儿来说,发作时间较为固定。
高原适应不全症
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高原建设者、边防战士、登山运动员等如未采取预防措施,可引起高原病(high altitude sickness)或高原适应不全症,又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
钩端螺旋体肺炎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和家畜,钩端螺旋体通过暴露部位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的人蓄共患病。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似感冒,重者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的结果。纤维增生是机体对于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各种病因所致反复或持续的慢性肝实质炎症、坏死可导致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形成肝纤维化。从许多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病理演变来看,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必经之阶段。现认为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而肝硬化则否。
肝损伤
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肝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较差,故有肝动脉和门静脉提供丰富的血液供应,并有大小胆管与血管伴行输送胆汁。它位于右上腹的深部,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护。但由于肝脏体积大,质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损伤,发生腹腔内出血或胆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和/或胆汁性腹膜炎,后果严重,必须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肝脓肿
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肝硬化男性性功能...
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退综合征,又称内分泌缺乏-肝硬变综合征,Silvestrini-corda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在肝硬变的基础上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和性机能减退等表现。本征较为常见,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肝炎后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是各种病毒性肝炎进展至终末期最常见的表现,在中国尤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最为常见。
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严重肝病患者病程后期出现的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等为主要表现,但肾脏病理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的肾功能不全。
镉中毒
镉中毒(cadmium poisoning)主要是吸入镉烟尘或镉化合物粉尘引起。一次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肺炎和肺水肿;慢性中毒引起肺纤维化和肾脏病变。接触镉的工业有镉的冶炼、喷镀、焊接和浇铸轴承表面,核反应堆的镉棒或覆盖镉的石墨棒作为中子吸收剂,镉蓄电池和其他镉化合物制造等。日本报告"痛痛病"是因长期摄食被硫酸镉污染水源引起的一种慢性镉中毒。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肝结核
肝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liver)较为少见,因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故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多数肝结核系全身粟粒性结核的一部分,称为继发性肝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外肺、肠等结核引起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出现肝病的临床症状,经过抗结核治疗肝内结核可随之治愈,临床上很难作出肝结核的诊断。原发性肝结核系指结核累及肝脏,并成为其全部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当发生肝结核时,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已自愈或非常隐匿而未发现,肝脏为唯一发现结核的器官。此时,患者可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及触痛、黄疸等肝病表现,也可出现结核病常有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盗汗、乏力、消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鼓胀
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 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证,治疗上较为困难。
肛提肌综合征
由于肛提肌痉挛引起的发作性直肠疼痛。肛部短暂性疼痛(直肠的短暂性疼痛)和尾部疼痛(尾部区域的疼痛)是肛提肌综合征的变型,男,女都可发生。疼痛多与排便无关,一次发作持续20分钟,可与坐位有关,也可自行发生,并可能使患者从睡眠中痛醒。疼痛常被描述为相当于在直肠高位的不明疼痛。肛门排气或排便后肛门疼痛不能缓解,且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在严重患者中,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并伴有复发。因此,患者可能多次行直肠手术而无效。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又称直肠良性孤立性溃疡、直肠良性非特异性溃疡,是由于直肠前壁良性孤立性的急慢性溃疡所引起的消化道紊乱,以腹痛、便秘、腹泻、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本病较少,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通常在成年人中表现出症状,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肝血管瘤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仅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肝区不适。然而,如果血管瘤不断增大,或位于肝包膜下,可能会有出血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生命的威胁。 肿瘤通常位于肝脏的任何部位,大部分位于包膜下,通常是单发的,但也可能多发。肿瘤的直径通常小于4cm,但也可以小到数毫米,或者大到30cm。肿瘤的表面通常呈暗红色或紫色,外有包膜,切开后可以看到内部为海绵状。
肝硬化性肾损害
引起肾损害的肝硬化有多种原因,肝炎后肝硬化、乙醇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及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等均可引起肾损害,而其中门脉性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硬化类型,约占所有肝硬化的半数。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肠道感染、药物或工业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肝著
肝著或作肝着,又名肝胀。肝著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肝著是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舒,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本病主要指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功能性呕吐
功能性呕吐是由腹部肌肉的非随意性收缩,胃底和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所致的胃内容物被用力排出。
高锰酸钾中毒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低浓度有消毒及收敛作用,高浓度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小儿中毒常因将其结晶体当做糖类误食或误饮其溶液所致;偶有在解救中毒时应用高浓度的溶液洗胃导致中毒。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广州管圆线虫长侵入心脑肺等部位,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见,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的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当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后由Matsumoto1937年在我国台湾报道,至1946年才由Dougherty正式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庚型病毒性肝炎
早在1993年前,就有人发现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之外,还存在一些新型肝炎病毒,当时暂定名为“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HNA-E)病毒”。根据序列不同分别称为GBV-A和GBV-B。不久又从HNA-E病人血清中分离到另一个新的病毒因子GBr-C。1995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丙型肝炎及相关病毒会议上,Kim和Bradley分别报道发现一种新型黄病毒样病毒的RNA序列,其基因序列与GBV-A/GBV-C有较高的同源性,并暂时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HGV)。庚型病毒性肝炎简称庚型肝炎(“庚肝”),是由感染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播途径已被证实可以通过输血传播,易感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者以及接触血源的医务人员;此外,静脉注射毒品是另一重要途径。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中,血清庚型肝炎病毒RNA检出率达11.6%;怀孕妇女感染了庚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最高可达33%;由此可见,庚型肝炎的预防重点是把好输血关;早期检测,早期防治。
肝紫癜病
肝紫癜病罕见。近年报告增多,可能与化学细胞毒性药物、射线、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以及免疫缺陷有关。以随机分布于肝内充满血液的腔隙为特征。
钩虫性十二指肠炎...
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亦称Griesinger综合征。1843年由意大利学者Dabin首先发现。以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北纬度35°与南纬度30°之间),我国也为多发地区之一。
膈扑动
膈扑动(Flutter of the Diaphragm)系指因膈肌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产生一种短促奇特的声音、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按痉挛轻重分为呃逆(Hiccup)、膈肌痉挛(Phrenospasm)、膈肌扑动。膈肌扑动少见,当其发作时,膈肌有极快的而有节奏的收缩,每分钟可达100~300次。
肝外胆管损伤
创伤所致肝外胆管损伤,是肝门损伤的一部分。由于肝外胆管的部位较深,周围有较多重要的血管和器官,在外力的作用下单纯胆管损伤较少见,多数伴有门静脉、下腔静脉、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等的损伤。由于伴发内出血引起的休克或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易掩盖胆管损伤的表现。一旦漏诊,会酿成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继发腹腔感染,危及生命,即便得到挽救,胆漏和胆道狭窄的处理也十分复杂。
膈膨出和麻痹
膈膨出和麻痹(Eventration and Paralysis of the Diaphragm)系指膈肌完整,但全膈或膈的某一部分不正常的上升或高位,前者为先天性膈肌纤维发育不全所致,后者由膈神经损伤引起。据统计占常规成人胸透的1/10000。
膈上食管憩室
临床上把出现在胸内食管远端10cm范围内的憩室称为膈上食管憩室(epiphrenic diverticula of the esophagus)。膈上憩室绝大多数为膨出型憩室,系食管黏膜平滑肌层的某一薄弱处或缺损区突出或疝出而形成。膈上食管憩室远比zenker憩室少见,其由小到大逐渐形成,常与食管运动功调失调有关。而且病人几乎都合并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后天性疾病,也与先天性因素有关。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以青少年为主的遗传性疾病,由铜代谢障碍引起。其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伴有血浆铜蓝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症。又名Wilson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综合征)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病人成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经过,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痹和双侧面瘫。脑脊液检查,出现典型的蛋白质增加而细胞数正常,又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股神经干性痛
股神经干痛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尤以中年女性为多发。 除坐骨神经干外,下肢股神经为最大的分支,起源于腰2、3、4神经,沿腰大肌、髂腰肌下行,自腹股沟韧带下方进入股三角(位于股动脉外侧),再由此分出感觉支和运动支(图1)。 1.感觉支 有以下两个分支: (1)股前皮神经:分布于大腿下2/3前内侧皮肤。 (2)隐神经:分布于膝、小腿及足部内侧皮肤。 2.运动支 主要支配髂腰肌(已在盆腔内发出)、缝匠肌、耻骨肌和股四头肌。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是一种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1891年Menzel最早报道了2例临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和锥体束损害的患者,符合目前多系统萎缩病(MSA)的临床和病理改变。1900年Dejerine和Thomas将出现这组临床表现的患者命名为OPCA。以后的神经病学和病理学研究发现,许多OPCA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现已归类在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中的SCA-1型。而一些散发性的OPCA病例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病程中常合并明显的帕金森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症状。另外少数患者可合并双侧锥体束征、肢体肌肉萎缩、眼球震颤或眼外肌瘫痪症状中的1种或2种以上。目前认为,只有散发型患者才归为MSA。
肝性脊髓病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为主。多见于手术或自然形成门-腔循环分流,大多数病例与肝性脑病并存,往往脊髓症状被严重的脑病的意识及运动障碍所掩盖而不能做出诊断,直至病理检查时才发现脊髓后索、侧索的脱髓鞘改变。
干燥综合征神经系...
干燥综合征即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以外分泌腺损害为主的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892年Micklicz首先报告本病,1933年Sj?gren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故又称Micklicz-Sj?gren综合征。本病因泪腺和腮腺损害并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并可出现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的表现,可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重叠。SS常合并神经系统的多种损害,甚至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周围神经病、肌病等。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是因高血糖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严重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无显著的酮症酸中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好发年龄为 50~70 为岁,约有 2/3 病人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本病的死亡率很高,早期报告高达 40%~70% ,国内报告的死亡率约为 50%~69.2% .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最为重要。
高镁血症
血清镁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即为高镁血症。指血[Mg2 ]>1.05mmoL/L以上的情况,除少数医源性因素导致进入体内镁过多外,大多是因肾脏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所致。如同低镁血症一样,血清镁浓度也并非是镁增多的可靠指标,因为血清中镁25%与蛋白质结合,该部分镁并不发挥生理效应;镁离子主要在细胞内,因此当机体镁的含量增加时,血清镁可在正常范围内。但一般情况下,高镁血症和机体镁增多的程度一致。如同肾脏对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调节有一定延迟作用一样,肾脏对镁的调节也并非迅速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大量静脉应用镁制剂,若不注意监测,也可发生严重高镁血症。若合并肾功能障碍,肾脏的调节作用严重削弱,则容易发生高镁血症。
Friedreich共济失调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Friedreich’s ataxia ,FRDA) 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共济失调,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脊髓后半及小脑退变病。其发病率约为1~2/10万人。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
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psychonosema caused by hypertension)是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指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伴随其出现的精神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症样综合征,也可出现抑郁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等。当血压急剧增高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常表现有意识障碍。就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而情绪不稳,精神紧张等因素又常使病人血压持续升高。高血压病人对精神因素的这种敏感性,临床上有人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出现精神障碍的促发原因。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血浆中铜蓝蛋白(一种铜结合酶)水平降低所致。因1912年首次由Wilson报道,故又称Wilson病。本病由于体内丙酮代谢障碍,导致肝、脑等组织病变。临床特点为锥体外系症状、肝损害和特征性角膜色素环,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分布从少年到壮年,约有半数之多的患者在20~30岁。因常伴发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原发性精神障碍。其病情不断进展,大都预后不良。
工业毒物中毒性周...
许多工业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对人体具有毒性,称为工业毒物。其中有些可选择性地损害周围神经,引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在工业毒物的生产、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毒物,造成所谓职业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能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工业毒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金属和类金属类 铅、铋、锑、铊、汞、砷及其化合物。2.有机溶剂或有机化合物 苯、汽油、甲醇、正己烷、甲基正丁基酮、二硫化碳、三硝基苯酚、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丙烯、溴甲烷。3.高分子聚合物 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酰胺、丁二烯。4.窒息性气体 一氧化碳。5.农药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
高原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病理改变主要有脑组织缺血或缺氧性损伤,脑循环障碍,因而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若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国内以往多称为高山(原)昏迷,脑性高山病,急性高原病脑病和高原脑缺氧综合征等。
高颅压性脑积水
高颅压性脑积水实质上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上的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阻塞,引起脑室内平均压力或搏动压力增高产生脑室扩大,以致不能代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格斯特曼综合征
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GSS),系Gerstmann,Straussler和Scheinker于1936年首先发现和描述,故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其特征是小脑共济失调伴有痴呆和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多为家族性。1981年,Masters接种动物证实了该病的可传染性。平均病程5年。平均发病年龄43~48岁(24~66岁),是一个中年进行性小脑脊髓的退行性变痴呆。与CJD相反,肌阵挛罕见或没有。确诊靠脑组织检查、动物接种。病理见淀粉样斑块外与其他TND一样,在小脑见神经纤维包绕为主,有似老年性痴呆的Alzheimer病,但用抗Prpsc抗体免疫染色可阳性,而以对淀粉样蛋白抗体染色则阴性可资鉴别。
钩端螺旋体病神经...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俗称"打谷黄"或"稻瘟病"。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脑炎和肾功能衰竭等。由于大力开展预防工作,以肺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为表现的各种钩体病已有所减少,但钩端螺旋体感染后脑动脉炎和多发性神经根炎并不少见。重者可发生脑水肿,脑疝导致呼吸衰竭。神经系统后发症较多见,早期后发症以单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及脑神经瘫痪为主,晚期并发症以脑血管病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常在急性期症状消失后1~5个月出现偏瘫和失语等症状,反复多变是其临床特点之一。
股神经痛
股神经由L2-L4神经组成,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也称为Wassermann征。病人蹲坐在两较上引起疼痛而必须伸直。膝腱反射消失,大腿前部内侧感觉障碍,可伴水肿、青紫等营养改变。
高钾血症
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则为严重高钾血症。因高钾血症常常没有或很少症状而骤然致心脏停搏,应及早发现,及早防治。
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当进入细胞外液的钙(肠、骨)超过了排出的钙(肠、肾)则发生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高于2.75mmol/L。引起高钙血症的病因有两大类:PTH依赖性和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一般认为血清钙在3.75mmol/L以上,可发生高钙危象,处理不当有生命危险,是一种临床急症。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无糖尿病史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轻症患者,但也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原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在诱因作用下血糖急骤上升,促进糖代谢紊乱加重,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发生低血容量高渗性脱水,原有动脉硬化使大脑皮质供血不足和缺氧,以致造成精神神经症状及昏迷。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是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脂质高于正常值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高血脂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与环境、家庭遗传有关。后者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症等引起。特别高发于中老年人,据统计高血脂的人群已经达到2亿人,而且因高血脂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病人忽视,都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最后只能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所以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指血钠过高(通常为>145mmol/L)并伴血渗透压过高的情况。除个别情况外(输入过多含钠盐过多的液体等),本症主要是由失水引起,有时也伴失钠,但失水程度大于失钠。本病常有细胞内水分减少,这是由于细胞外高渗透压可以将细胞内水分吸出到细胞外;因此血容量开始并不下降,但到晚期严重时仍可减少。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
下丘脑是生殖的重要器官,下丘脑通过神经传导及垂体-门脉系统调节垂体的功能,使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卵巢,产生甾体激素,保证生殖功能的正常维持。下丘脑的功能一方面接受中枢神经细胞的刺激,调节促垂体激素的分泌;一方面受垂体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下丘脑中央隆突的弓状核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以脉冲的方式释放GnRH,精神紧张、剧烈运动、下丘脑肿瘤等均可造成GnRH分泌发生异常,导致不排卵及闭经。
高碘性甲状腺肿
碘主要随食物和饮水进入体内,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绝大部分有机碘和元素碘皆还原成无机碘化物(Ⅰ-),方能够被小肠吸收。饮食中摄入的碘量,因饮食习惯及当地土壤和水中含碘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饮食情况下,我国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碘约100~200µg,按我国的标准,正常成人每天碘的生理需要量为120~150µg,孕妇或乳母为200~250µg,婴幼儿为20~30µg,儿童为50~80µg,青少年为160~200µg,在摄入碘中,只有少部分为甲状腺摄取,大部分经肾脏排出,正常成人每天对碘的最低需要量约为100~150µg。
睾丸女性化
睾丸女性化(testicular feminization)一词为Morris首先倡用,用以表达一组遗传性别为男性,有睾丸,无苗勒管和午菲管衍化器官发育,尿生殖窦分化为完全女性型,青春期有正常乳房发育而阴毛缺如或稀少的患者。在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本病于性腺发育不全和先天性无阴道之后居第3位,约占原发性闭经患者的10%。
更年期角化症
更年期角化症(keratoderma climactericum)是绝经期女性掌跖部位的局限性角化性皮肤病。仅发生于女性,常见于35~60岁的肥胖女性。
肝-甲状腺综合征
肝-甲状腺综合征(Hepato Thyroid Syndrome)是指同时患有慢性肝炎和慢性甲状腺炎,而且在病因上二者有一定联系的综合征。1960年MC Conkey等首先报道,本征不包括因患甲状疾病引起的肝内循环障碍或代谢异常及对各种病因刺激反应增强所引起的肝损害;也不包括由慢性肝病引起全身营养不良而影响了甲状腺的功能。
甘露糖苷贮积症
甘露糖苷贮积症(mannosidosis)是一种因甘露糖苷酶缺乏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特征类似Hurler综合征,无黏多糖尿,但组织中含甘露糖的成分增加。
骨髓-胰腺综合征
骨髓-胰腺综合征又称为Pearson综合征,是一种线粒体病,由于线粒体DNA的重大缺失(或重排)造成先天性渐进的多系统损害。
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睡眠时间或深度不足的生理障碍,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醒后无法入睡,重者甚至出现彻夜不寐。更年期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情绪波动、生活压力、疾病和药物等。此外,中医认为更年期失眠与肝、肾、心等脏器的功能失调有关,需要综合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节。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方法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镇静催眠药物、中医中药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或他人疑似遭受了更年期失眠的困扰,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功能性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是因功能性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当发生功能性低血糖的时候,不宜吃含糖高的食物,避免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之弊,而由此加重病情。
高血压肾病
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年龄多在40~50 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
过敏性紫癜肾炎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也称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能与血管的自体免疫损伤有关。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常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症状。临床上将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
高尿酸血症肾病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正迅速增加。临床上,高尿酸血症常伴有高尿酸尿症,无论高尿酸血症还是高尿酸尿症,均可使尿酸(盐)在肾组织沉积引起肾损害称尿酸肾病。尿酸和尿酸盐可引起痛风、急性尿酸肾病(acute uric acid nephropathy)、尿酸性肾结石、慢性痛风肾病(chronic gouty nephropathy)以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等。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指尿路尿液流通障碍,产生后向压力,影响肾实质的正常生理而导致的肾脏病变。梗阻程度有完全性和部分性;范围有双侧性和单侧性;时间有急性突然发生和缓慢渐进性发生;部位有上尿路和下尿路;上尿路在输尿管-膀胱连接点以上(输尿管,肾盂,输尿管-肾盂连接处);下尿路位于输尿管-膀胱连接点以下(尿道,膀胱颈,膀胱-输尿管连接处)。肾脏受到的影响与梗阻程度和时间有关,早期去除梗阻可使病变消失,晚期则使肾功能永久性丧失而不能逆转。
肝源性肾损害
肝源性肾损害主要包括 ① 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肾小球肾炎;② 肝硬化时体内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的紊乱产生的以IgA肾病为主的肾小球肾炎;③ 严重肝功能不全时,肾脏低灌注引起的功能性急性肾衰,即肝肾综合征。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 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包括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症。感染性心内膜引起的肾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微型或大型栓子所引起,称为栓塞性肾炎或肾梗死。另一种是由于免疫异常引起称为免疫性肾炎,其中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坏死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组织学改变类似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高钙血症肾病
高钙血症肾病(hypercalcemic nephropathy)是指高钙血症(血清钙>2.8mmol/L) 引起的肾脏器质性损害和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小管间质病变。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是高钙血症肾病最显著和出现最早的功能异常。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acute infectious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感染性ATIN),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数天内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以急性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allergic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又称药物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drug-induced acute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或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常见的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是由广泛应用的许多药物如抗生素、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等引起的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急性小管间质性损害。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和骨质增生,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该病不仅发生关节软骨损害,还累及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发生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溃疡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僵硬和关节变形。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常与其他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A)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是一种类似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的血管性疾病,可影响身体的任何器官,但与典型的PAN相比有如下特点:①90%以上的患者皆侵及肺血管;②血管炎累及到中小动静脉;③血管内及血管外肉芽肿形成;④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⑤并发哮喘及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⑥本病与乙型肝炎无关。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肝炎,也称慢性进行性肝炎。它是一种由免疫机制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①具有肝病的典型组织学改变;②除肝脏病变外,尚有多系统损害特征;③具有多种免疫学异常。在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庚六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前五型均可伴有慢性肝外组织器官损害,但以乙型(HBV)最为突出,丙型(HCV)、丁型(HDV)、甲型(HAV)及戊型(HEV)依次次之。庚型肝炎病毒目前我国尚未分离成功,也无病例报道。Saint等(1953)首次发现一种预后不良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以传染性肝炎为早期表现,并将其命名为慢性活动性肝炎。Joske(1955)强调病毒性肝炎进行发展与狼疮细胞现象有关,从而提出应以狼疮样肝炎命名这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但目前已完全肯定此种肝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病截然不同。Saint等(1953)首次发现一种预后不良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以传染性肝炎为早期表现,并将其命名为慢性活动性肝炎。Joske(1955)强调病毒性肝炎进行发展与狼疮细胞现象有关,从而提出应以狼疮样肝炎命名这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但目前已完全肯定此种肝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病截然不同。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即变应性肉芽肿(allergic granulomatosis,AG)也称过敏性肉芽肿或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以肺内及系统性小血管炎症、血管外肉芽肿及高嗜酸粒细胞血症为特点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以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血管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最早在1951年Churg和Strauss将这一组疾病命名为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allergic angiitis and granulomatosis)。他们认为过敏因素在该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首次将此病从PAN中鉴别开来,并提出本病可看作是PAN与韦格内肉芽肿的中间型,或为吕弗硫综合征与韦格内肉芽肿的中间型。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Henoch-Schnlein综合征。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部分病人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反复发作。肾脏受累的程度及转归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过敏性紫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一岁以内婴儿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约1.4~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简称髓纤,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髓纤又称“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以及主要发生在脾、其次在肝和淋巴结内的髓外造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并有较多的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穿刺常出现干抽,脾常明显肿大,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
高免疫球蛋白E综...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即Job综合征,又称姚皮炎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变异型(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Buckley综合征等。本病征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的少见疾病。主要特征有:①慢性湿疹性皮炎;②反复严重感染;③血清IgE明显增高。1966年由Davis等首先报道,并定名为Job综合征。1972年Buckley等相继报告病例并发现患儿血清中IgE明显升高,故又曾以Buckley的名字命名为Buckley综合征。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以高IgE综合征(HIES)取代Job综合征及Buckley综合征的名称。
高胡萝卜素血症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骨髓病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myelopathic anemia,MA)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是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造血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造血功能受损引起的贫血。其特征是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肝素的剂量、注射的途径和既往有无肝素接触史等并无明确的关系,但是,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低氧环境失习服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它是慢性高原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人发生在海拔3200m以上地区,但也有少数对低氧易感者可发生在低于海拔3200m地区。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是指在肝脏疾病的病程中出现的贫血并发症,常见于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是由于许多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在引起炎症或感染过程中,能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失血,由此产生的贫血称感染性贫血。

相关医生

  • 李秀莲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热西提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内科
    擅长疾病: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关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