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子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补肝益肾、润肠通便以及安神助眠等功效和作用。其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在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中均有应用价值。
1、滋阴补血
桑葚子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氨基酸,中医认为其能滋补阴液、充盈血液,适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月经量少等症状。对于贫血患者,适量食用可辅助改善血红蛋白水平。
2、生津润燥
其含有的有机酸和黏液质成分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秋季燥邪伤肺时,可用桑葚子配伍麦冬、沙参等药材,改善干咳无痰等燥咳症状。
3、补肝益肾
中医理论中肝肾同源,桑葚子所含的花青素和多糖成分有助于滋养肝肾,改善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的潮热盗汗症状,服用桑葚制品可获一定缓解。
4、润肠通便
每百克桑葚子含膳食纤维约4.1克,能促进肠道蠕动并增加粪便体积。其含有的亚油酸等物质可润滑肠道,对老年性便秘、产后血虚便秘等肠燥型便秘效果显著。
5、安神助眠
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褪黑素前体物质及γ-氨基丁酸,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神经衰弱引起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者,适量食用鲜品或代茶饮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日常食用桑葚子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5-30克,可制成膏方、泡酒或加入粥膳。需注意其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限量食用。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腹泻,建议配伍生姜等温性食材。药用时应咨询中医师,避免与寒凉药物过量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