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烂桃子后,一般可以通过观察症状、催吐、使用药物、补液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观察症状
食用烂桃子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能无需特殊处理。但需继续观察是否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期间注意多喝水,促进代谢。
2、催吐
若食用时间在2小时内,且出现恶心、呕吐前驱症状,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刺激咽喉催吐,减少毒素吸收。但需避免反复催吐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3、使用药物
出现腹泻时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胃部灼痛者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具体用药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
4、补液治疗
频繁呕吐腹泻易引发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Ⅲ。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提示可能出现细菌性痢疾、霉菌毒素中毒或感染性休克,需立即急诊处理。就医时应携带剩余桃子样本以便检测。
日常需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水果。储存桃子时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发现果肉软烂、散发酒味或出现霉斑时应立即丢弃。若误食后出现不适,不建议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症状,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