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普通橡胶制品散发的轻微气味不会直接致癌,但长期接触某些橡胶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橡胶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硫化剂、防老剂等添加剂,这些化学物质在高温或加工条件下可能释放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部分橡胶工业相关的化学物质列为可能致癌物,例如苯被归类为1类致癌物,长期高浓度接触可能增加白血病风险。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成品橡胶制品如轮胎、橡皮筋等,在常温下挥发的有害物质浓度通常较低。
橡胶气味的风险与接触时间和浓度密切相关。普通人在非工业环境中短暂接触橡胶气味,如使用橡皮擦或接触新购买的橡胶制品,一般不会达到致癌剂量。但从事橡胶制造、轮胎加工等行业的工人,若长期处于未有效防护的高浓度化学气体环境中,可能对呼吸系统、造血系统造成损害。
敏感人群如哮喘患者或过敏体质者可能对橡胶气味中的某些成分产生刺激性反应,出现咳嗽、皮肤红肿等症状,但这属于过敏或刺激反应,与致癌性无直接关联。若长期接触橡胶气味后出现头晕、乏力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改善通风条件。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直接焚烧橡胶制品,以减少有害气体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