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体期是什么意思,属于月经哪个阶段?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黄体期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中排卵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的阶段,属于月经周期的后半部分。月经周期通常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和月经期,黄体期在排卵后持续约14天,其生理变化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黄体期指排卵后卵巢内卵泡转变为黄体的阶段。排卵后的卵泡在促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黄体逐渐退化,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黄体期处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以28天周期为例,排卵多发生在第14天,随后进入黄体期。此阶段持续时间相对固定,约12-16天,是判断月经周期是否规律的重要参考指标。

此阶段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促使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分泌营养液,形成适合胚胎着床的环境。同时基础体温上升0.3-0.5℃,乳房可能出现胀痛感。若未成功受孕,黄体在末期萎缩,孕激素骤降导致内膜脱落出血。

女性应关注黄体期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黄体期缩短(少于11天)、异常出血或严重经前期综合征,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建议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或孕酮检测评估卵巢功能,必要时在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