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脱水是指因频繁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无法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状态。腹泻时肠道吸收水分减少、分泌增加,同时伴随频繁排便,易引发体液失衡。
腹泻脱水常见于感染性肠炎、食物中毒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典型症状包括口渴、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腹泻时钠、钾等电解质随体液丢失,可能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异常等问题。若未及时干预,脱水可能影响肾脏功能或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预防腹泻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轻度脱水可通过增加饮水量缓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治疗。腹泻期间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若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意识模糊或尿量显著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发生腹泻时,建议尽早就诊评估脱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