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养生,为何要养生?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养生是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及情志等方式维持身体健康的综合理念。其目的在于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以及促进身心平衡,需结合个人体质科学实施。

1、预防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生能增强体质,减少外邪侵袭风险。例如规律作息可调节生物钟,均衡饮食可避免脾胃受损,从而降低感冒、消化不良等常见病发生率。

2、提高免疫力

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卫外功能。研究表明,长期坚持养生习惯的人群,淋巴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优于普通人群。

3、延缓衰老

通过滋阴补阳的调理方法,如穴位按摩、药膳食疗等,可改善脏腑功能。特别是针对肾精养护,能有效缓解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衰老相关症状,使生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

4、促进心理健康

情志调摄是养生重要环节,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疏解压力,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降低皮质醇水平。这有助于预防焦虑、失眠等心身疾病,维持神经内分泌平衡。

5、适应环境变化

四季养生法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气候调整起居饮食。冬季温补阳气,夏季清热祛湿,这种动态调整使人体更好适应温度、湿度等环境变量,维持内环境稳态。

养生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制定方案。避免盲目进补或过度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每年进行体质辨识调整养生策略。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将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而非短期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维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