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得睡不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焦虑抑郁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原因有关。常见因素包括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以及某些疾病状态,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就医。
1、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频繁倒时差或白天睡眠过多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夜间困倦却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例如,白天长时间补觉会减少夜间睡眠驱动力,身体虽感疲倦但大脑仍处于浅眠状态。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白天过度补觉。
2、焦虑抑郁症
焦虑症患者常伴有入睡困难,因过度担忧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早醒、睡眠浅等问题。这类患者白天常感疲乏,但夜间仍无法正常入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减慢,出现嗜睡、乏力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合并睡眠结构紊乱。此类患者常伴有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同时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若调整作息后症状未改善,或伴有情绪低落、体重异常变化等情况,建议至内分泌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测、心理量表评估等检查,避免自行服用安眠类药物。日常可通过冥想、规律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睡前两小时减少电子设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