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视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视力下降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视疲劳,也可能与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长期用眼过度导致眼部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引起暂时性视力模糊,但调整习惯后可恢复。

1、视疲劳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熬夜可能导致眼部肌肉持续紧张,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视力模糊、眼干等症状。建议适当休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涩,并避免过度用眼。

2、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会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表现为视物不清。可通过验光检查明确度数,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接受屈光手术矫正。

3、白内障

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起的混浊会影响光线透过,导致渐进性视力下降。早期可使用吡诺克辛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4、青光眼

病理性眼压升高会压迫视神经,造成视野缺损甚至失明。急性发作时需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低眼压,必要时进行小梁切除术控制病情发展。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可能引发黄斑水肿、出血等问题。患者需控制血糖,通过眼底激光治疗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改善症状。

若视力下降持续存在或伴有眼痛、视物变形等症状,需尽早就诊眼科完善验光、眼压测量及眼底检查。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底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