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有效缓解眼睛疲劳?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眼睛疲劳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视力下降,需及时就医排查眼部疾病。

一、调整用眼习惯

1.间断性休息

建议每用眼20分钟后注视6米外物体20秒,通过睫状肌放松缓解调节痉挛。近距离工作时应保持33厘米以上的视物距离,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线协调。

2.环境优化

保持室内湿度40%-60%,使用防蓝光眼镜可减少10%-15%的眩光刺激。阅读时采用双光源照明,避免屏幕反光造成的视觉压力。

二、物理治疗

1.热敷疗法

使用40℃-45℃热毛巾敷眼10-15分钟,每日2-3次,可增加睑板腺分泌物排出量约30%,改善泪膜稳定性。蒸汽眼罩的热效应能促进眼周血流速度提升20%-25%。

2.眼部按摩

采用轮刮眼眶法,用指腹从睛明穴向太阳穴方向轻压移动,每次5分钟,可使眼轮匝肌张力下降15%-20%。注意操作前需彻底清洁双手,力度控制在200-300克压力范围内。

三、医疗干预

1.人工泪液

对于干眼引起的视疲劳,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严重干眼患者可选用含脂质成分的泪液替代物。

2.药物治疗

存在调节功能障碍时可短期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0.01%阿托品滴眼液,但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制剂如珍珠明目液需辨证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四、营养支持

每日摄入6mg叶黄素及2mg玉米黄质可增强黄斑色素密度,建议通过深绿色蔬菜补充。Omega-3脂肪酸摄入量达到250mg/日时,能改善睑板腺功能异常者的泪液分泌。

持续用眼超过2小时建议进行10分钟远眺训练,采用视标移近移远法锻炼调节灵敏度。若出现视物模糊、眼痛等症状超过72小时无缓解,应及时进行屈光检查、眼压测量及角膜地形图检测。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建议开启夜间模式并将色温调整至3000K以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