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日常需注意保护腰部。
一、原因
1.腰肌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会导致腰部肌肉、筋膜慢性损伤,表现为腰部酸痛、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压迫神经根,可能伴随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3.泌尿系统疾病
如肾结石、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腰部钝痛或绞痛,常伴有血尿、排尿异常等表现。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通过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慢性疼痛可采用推拿、针灸等改善肌肉痉挛。
3.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三、注意事项
1.避免久坐或弯腰提重物,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并加强腰背肌锻炼。
2.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需立即就医排查严重腰椎病变。
3.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腰痛需完善尿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