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豆的性味归经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豆性平,味甘,通常归脾经、大肠经。其作为药食同源之品,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需结合个人体质合理使用。

1、性平

黄豆性质平和,既不偏寒凉也不偏温热,适用于多数体质人群。中医认为其性质稳定,长期适量食用不易引发体内阴阳失衡,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日常调养,有助于缓和燥热或寒凉食物对胃肠的刺激。

2、味甘

甘味在五味中主补益和中,黄豆的甘味特性使其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中医常用其改善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症状,同时甘味能缓急止痛,对于轻度脾胃不和引起的腹胀有一定缓解作用。

3、归脾经

黄豆入脾经,可增强脾脏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脾虚导致的面色萎黄、大便稀溏等问题,适当食用黄豆有助于恢复脾胃升降之机,促进营养吸收,辅助改善气血生化不足的状态。

4、归大肠经

归大肠经的特性使黄豆能润肠通便。其富含膳食纤维,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可濡润肠道,促进糟粕排出,对于肠燥便秘或排便不畅者有辅助调理作用,常与滋阴药材配伍使用。

黄豆虽为常见食材,但气滞腹胀、尿酸代谢异常者应控制摄入量。若需用于疾病调理,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与体质或病症相冲突。日常食用时宜煮熟,以减轻其可能引发的消化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