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什么一到外地就便秘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到外地就便秘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如饮食结构改变、作息不规律等;也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饮食结构改变

外地饮食中膳食纤维或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便秘。例如,若新环境中蔬菜、水果摄入减少,或饮水不足,会使肠道内容物干结,减慢肠道蠕动速度,从而引发排便困难。部分人因不适应外地饮食口味而减少进食量,也可能导致粪便体积不足难以刺激肠道产生便意。

2、作息不规律

长途旅行或新环境可能打乱原本的排便习惯。人体肠道活动存在昼夜节律,若因赶路、时差等原因错过原本固定的排便时间,直肠逐渐适应粪便滞留状态,排便反射会减弱,这种情况常见于跨时区旅行或工作强度突然增加的人群。

3、精神压力影响

环境变化可能引起紧张、焦虑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神经调节,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部分人因排斥公共厕所环境而主动抑制便意,长期如此可能降低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

4、肠道功能紊乱

部分人群可能因水土不服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这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常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若便秘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且排便后腹痛缓解,需考虑此疾病可能,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可确诊。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即使在外地也尽量固定时间如厕。饮食中可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ml。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肠镜或胃肠动力检测,排除炎症性肠病、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