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酸奶一般不建议饮用,具体是否可以饮用需根据其保存情况及是否变质来判断。若酸奶仅超过保质期1-2天且未出现异味、变色或分层等异常情况,可能仍可食用;但若已出现上述变质迹象,则不能继续饮用。
1、微生物滋生风险
酸奶过期后,乳酸菌活性下降,无法有效抑制其他微生物繁殖。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可能滋生,饮用后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尤其是开封后未冷藏的酸奶,微生物污染风险更高。
2、营养价值下降
过期酸奶中的益生菌数量显著减少,蛋白质和钙质等营养成分可能发生分解或氧化。即使未变质,其调节肠道功能、补充营养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3、变质可能性增加
随着保质期延长,酸奶中的乳清蛋白易发生酸败,出现结块、分层或产气现象。若观察到表面有霉菌斑点、散发酸臭味或酒味,表明已发生腐败变质,需立即丢弃。
日常建议将酸奶储存在2-6℃冰箱中,开封后24小时内饮用完毕。饮用前应观察性状,摇晃时若出现水乳分离且无法复原,或口感异常发苦,均提示不可继续食用。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建议严格遵循保质期规定。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