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发霉后通常不建议继续食用。霉菌可能产生毒素,即使去除发霉部分,其他区域也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污染,存在健康风险。
1、霉菌毒素危害
腊肉发霉后,霉菌可能分泌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这类毒素耐高温且难以通过常规烹饪破坏,长期摄入可能增加肝癌等疾病风险。若发现腊肉表面出现白色、绿色或黑色霉斑,说明已经发生变质。
2、潜在健康风险
食用发霉腊肉可能导致急性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对于免疫力较低者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3、食品安全建议
若腊肉局部发霉,不建议切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因菌丝可能已扩散至内部。储存时应悬挂于通风干燥处,湿度控制在60%以下,温度不超过20℃。已真空包装的腊肉开封后需冷藏并尽快食用。
日常应注意观察腊肉的质地和气味变化,正常腊肉应有均匀色泽和烟熏香气。若发现异常粘液、酸败味或霉味,应立即停止食用。食品安全关系到身体健康,切勿因节省而冒险进食变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