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5点左右犯困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贫血、糖尿病等疾病因素有关。人体在午后容易出现疲倦感,但若长期存在且影响生活,建议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人体昼夜节律中,下午2-4点体温会自然下降,可能导致困倦感延续至5点左右。此外,午餐摄入过多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引起血糖波动,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色氨酸进入大脑转化为血清素,进一步引发疲倦,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午睡20分钟缓解。
2、贫血
当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10g/L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供氧不足会导致持续性疲劳。患者可能伴随头晕、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血常规检查,若是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铁剂治疗,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3、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当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能出现反应性困倦。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确诊需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达格列净片等降糖药物。
若调整作息和饮食后困倦仍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或血液科。日常可记录饮食、睡眠和困倦发生时间,帮助医生判断诱因。需要特别注意,自行服用提神饮料可能掩盖潜在疾病症状,反而不利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