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不清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大部份儿童在六岁前已能掌握所有语音的发音技巧,男孩子的语音发展普遍会比女孩子慢。若孩子于六岁仍有发音不淮确的情况,如将“鸡”说成“低”、将“梳”说成“多”或将“糖”说成“挡”等,这表示孩子很可能有语音学习迟缓或发音障碍了。
儿童发音问题有不同的成因,除了听觉障碍及口腔结构的问题外(如牙齿排列、上下颚咬合情况异常、兔唇及裂颚等),大部份发音错误是由语音听辨能力欠佳、口腔肌肉活动能力弱及口腔动作不协调而引起的。由于发音障碍情况严重的儿童,多无法自行改善。待孩子入学读书,甚至长大踏入社会,咬字发音问题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原因,影响他们的自信及发展。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发音问题时,应及早找言语治疗师作详尽评估,诊断其成因及严重程度,并按孩子的个别需要订立最适合的治疗计划,务求提升说话清晰度。
发音治疗并不是只会叫儿童多读一次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发音治疗大致包括三方面:“听能辨力训练”、“口腔锻炼”和“目标发音训练”。“听辨能力训练”旨在训练儿童学会分辨正确的发音及错误的发音,为自我监察能力打好基础;“口腔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口腔肌肉,从而提升发音淮确度。“目标发音训练”则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言语治疗师会根据错误语音的可诱发度、对说话清晰度的影响等因素,去挑选语音作训练目标。
矫正语音须按一定步骤,从单字,到词语,再到句子,以至日常生活的运用,循序渐进地改善发音问题。为了使儿童乐于进行练习、减少训练所带来的压力及使正确的发音技巧更能类化到日常对话中,言语治疗师会运用孩子有兴趣的及生活中常遇到的事物当作题材而进行训练。
发音障碍不是疾病,不能靠药物即时改善表现。除了言语治疗师和孩子的紧密合作及努力外,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开始接受言语治疗后,爸爸妈妈可多与治疗师沟通,了解孩子目前的训练目标及方法,在家中每天延续治疗课中的练习。此外,家长也要注意切勿操之过急,拼命要求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练习变成惩罚,影响治疗效果。根据过往经验,经过合适的治疗,大部份儿童的发音障碍可以获得满意的改善,重拾说话的乐趣。